在Lazada平台上,订单管理是卖家日常运营的核心环节之一,而“待发货”订单的选择与处理直接关系到物流时效、客户满意度及平台考核指标。下面将从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两方面展开,为卖家提供系统性指导。
一、Lazada卖家怎么选择待发货
1. 订单状态筛选与确认
卖家需登录Lazada卖家中心,通过“Orders”-“Manage Orders”进入订单管理页面。系统默认展示“Pending”(待处理)状态订单,卖家需在此页面逐一筛选可发货订单。
需特别注意,系统要求卖家在买家下单后48小时内(不含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将订单状态更新为“Ready to Ship”,否则订单可能被取消并产生罚款。
2. 单订单操作流程
Lazada平台明确禁止合并订单发货,即每个订单需单独生成物流标签和运单号。卖家需在“Pending”页面勾选目标订单,点击“Set Status”选择“Ready to Ship”,系统将自动跳转至“Ready to Ship”页面。在此页面,卖家需下载并打印物流标签和发票,确保两者信息一致,并将标签粘贴于包裹外侧,发票置于包裹内。
3. 物流信息填写与提交
卖家需在“Ready to Ship”页面填写物流服务代码(如LGS标准物流),系统将自动生成Tracking ID(运单号)。完成填写后,点击“Complete”提交订单,此时包裹状态将更新为“Shipped”(已出货),并进入分拣中心处理流程。
4. 分拣中心寄送与追踪
卖家需在订单生成后7个日历日内将包裹送达指定分拣中心(深圳、义乌或香港)。可通过快递或自送方式完成交付,并在系统内输入物流单号。分拣中心签收后,包裹将进入国际运输阶段,卖家可通过卖家中心或物流公司官网实时追踪物流轨迹。
二、Lazada卖家选择待发货需要注意什么
1. 时效合规性要求
平台对Lazada发货时效有严格规定:
48小时发货:卖家需在订单生成后48小时内完成“Ready to Ship”状态更新;
7日送达分拣中心:包裹需在订单生成后7个日历日内抵达分拣中心,否则订单将被取消;
48小时物流信息更新:点击发货后,卖家需在48小时内上传物流单号,否则系统将无法追踪包裹。
2. 包裹合规性要求
标签与发票:物流标签和发票需完整清晰,包裹内不得夹带卖家联系方式;
包装规范:包装需符合Lazada标准,易碎品需使用气泡膜、泡沫箱等防护材料;
重量与体积限制:单包裹重量≤20kg,体积(长+宽+高)≤300cm。
3. 特殊订单处理
COD订单:若买家选择“货到付款”(COD),卖家需联系HK PSC香港合作伙伴支援中心处理,不得自行发货;
拆单发货:若一笔订单包含多件商品,需分别生成物流标签并使用不同包裹发货;
退货处理:若包裹在印尼、泰国等国家投递失败,平台将保留商品4周,期间可重新寄送。
4. 风险规避与优化建议
物流保险:建议为高价值商品购买物流保险,降低运输风险;
海外仓布局:订单量稳定后,可申请开通海外仓,缩短配送时效;
系统工具使用:利用ERP系统批量打印标签、追踪物流,提升操作效率。
Lazada平台对订单发货的时效性、合规性要求严格,卖家需通过系统化操作流程和精细化风险管控,确保订单顺利履约。建议卖家定期更新库存信息、优化物流方案,并通过平台工具提升运营效率,最终实现客户满意度与平台评分的双重提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