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是怎么被shopee反超的?shopee和lazada的区别
2025-11-18 14:13:22 4012浏览
在东南亚的电商市场,Lazada和Shopee一直是竞争对手,但近年来,Shopee的表现越发耀眼,甚至成功反超了Lazada。Lazada是怎么被Shopee反超的呢?本文将从市场策略、用户群体、物流体系、融资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东南亚的电商市场,Lazada和Shopee一直是竞争对手,但近年来,Shopee的表现越发耀眼,甚至成功反超了Lazada。Lazada是怎么被Shopee反超的呢?本文将从市场策略、用户群体、物流体系、融资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策略

1. Lazada:多元化发展

Lazada一直秉持着多元化的发展策略,不仅涵盖线上购物,还涉及金融、物流等多个领域。例如,Lazada推出了自己的支付系统LazadaPay,以及物流品牌LazadaExpress。这种多元化的发展策略虽然丰富了业务范围,但也分散了资源,使得Lazada在某些领域的竞争力不如Shopee。

2. Shopee:聚焦电商

Shopee则专注于电商领域,不断提升购物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在产品种类、价格、物流等方面,Shopee都力求做到最好。这种聚焦电商的策略使得Shopee在电商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二、用户群体

1. Lazada:覆盖东南亚多国

Lazada覆盖东南亚多个国家,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由于Lazada覆盖的国家较多,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在单个国家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2. Shopee:聚焦东南亚三大市场

Shopee则聚焦于东南亚的三大市场: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在这些市场,Shopee通过深入了解当地用户需求,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

三、物流体系

1. Lazada:物流体系完善

Lazada拥有完善的物流体系,包括自建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合作。由于覆盖国家较多,Lazada的物流速度和成本在某些国家并不占优势。

2. Shopee:物流速度更快

Shopee在物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与快递公司合作,实现了更快的物流速度。Shopee还推出了“闪送”服务,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四、融资情况

1. Lazada:融资充足

Lazada自成立以来,一直获得大量融资。由于业务范围较广,资金分散,导致在电商领域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2. Shopee:融资精准

Shopee在融资方面相对精准,将资金主要用于电商业务的发展。这使得Shopee在电商市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Lazada被Shopee反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市场策略:Lazada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分散了资源,而Shopee则专注于电商领域,更具竞争力。

2. 用户群体:Shopee聚焦于东南亚三大市场,深入了解当地用户需求,赢得了大量用户。

3. 物流体系:Shopee在物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物流速度更快。

4. 融资情况:Shopee在融资方面相对精准,将资金主要用于电商业务的发展。

以下是Lazada和Shopee在各个方面的对比表格

方面LazadaShopee
市场策略多元化发展聚焦电商
用户群体覆盖东南亚多国聚焦东南亚三大市场
物流体系物流体系完善物流速度更快
融资情况融资充足融资精准

Lazada在电商市场被Shopee反超,主要是由于Shopee在市场策略、用户群体、物流体系和融资情况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未来,Lazada需要针对自身不足,加强竞争力,才能在电商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揭秘!腾讯控股Shopee,为何能够反超阿里系Lazada

作者|杨洁纯

5年踌躇满志,Shopee在东南亚实现“反杀”。

背靠腾讯的电商平台,Shopee仅仅用了五年,绕过核心竞争对手Lazada、越过印尼本土电商独角兽Tokopedia,在东南亚电商市场实现了弯道超车。

东南亚的消费者为何青睐Shopee?Shopee又为中国卖家提供了哪些快速成长的机会呢?

“当地口音每隔50公里变一次,语言每隔250公里也变一次。”

这是Sea集团高管对印度尼西亚的描述,也是整个东南亚市场差距庞大的缩影。

Shopee的扩张路径较为清晰,在中国台湾的电商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后,转向印度尼西亚市场,再拓展至整个东南亚地区。而Lazada一直深耕东南亚,Tokopedia则是专注东南亚的印尼市场。

曾经Tokopedia还是印度尼西亚市场的电商霸主,Lazada也与Shopee拉开一定距离。但一切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Sea公布的Q2财报显示, Shopee在2020年Q2季度在东南亚市场的订单量、GMV表现亮眼,调整后营收达到5.11亿美金,同比增长188%,且东南亚APP下载量冲至第一。

虽然Lazada、Tokopedia的增势也不小,数据显示,Tokopedia在疫情期间的商家数量也从500万迅速增长至780万;而阿里巴巴透露,Lazada在Q1季度订单量增长了100%。但与Shopee相比,已然被抛在了后面。

8年Lazada、11年Tokopedia,最终被Shopee反超了。

“你应该尝试shopee!真的很便宜!”Ieqa Ainaa激动地告诉好友starringjjyuu,他在Shopee上购买了大部分模拟物(moots),只花费了129RM(马来西亚货币)就买到了3个版本的模拟物,约相当于212元。

“Shopee太‘危险’了,我无法不去购买这些需要用到的东西,因为他们太便宜了!”9.9促销活动后,wiyaahnugget在Twitter发布了这条推文。

“9.9活动后,我会分享一些在Shopee上购买了,且很便宜的东西。”牙医博士CydeaYlagan自发地在推特上表示她将会分享Shopee上性价比高的商品。

甚至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Shopee有很多便宜的小东西,如果价格再高一点,我应该就不在这儿买了。”

低价,已经成为Shopee抓住东南亚消费者的重要利器。

针对东南亚市场,Lazada只推出一个综合性APP,通过切换语言适用各类需求。而Shopee则是将这一“壁垒”视为机遇,为各个东南亚站点打造专属的购物APP。这一方式迅速获得了海量用户,APP下载量逐渐攀升,Shopee的本土化进程完成了一大半。

Lazada是注重品牌的B2C模式,也会引导卖家去突出自己的品牌;而Shopee则是走低价路线的C2C模式,偏向于淘宝。因此,大部分Shopee卖家会选择薄利多销的路线,通过无货源店群的模式,利用低价产品和爆款获取流量,之后再慢慢提高产品价格。

“Shopee是东南亚版的‘淘宝’,Lazada是东南亚的‘天猫’”,国内媒体曾这样报道过。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要想获胜,“流量”显然是关键。虽然腾讯一直被诟病在电商方面不如阿里,但是作为Shopee的投资方,在Shopee本土化的过程中,却发挥了其最大的优势——玩转流量。

资料显示,腾讯仅止步于财务投资,不参与经营、业务协同。

依托深谙东南亚市场的母公司Sea,Shopee在早期迅速定下“本土化”策略。因东南亚消费者习惯使用移动端,使用社交媒体工作、娱乐。Shopee先后在7个东南亚站点搭建本土团队,分别运营7个专属独立APP,以及在Instagram、Facebook、Twitter开设多个相对应的社交媒体账号,用不同语言、活动、代言人进行宣传。

Shopee在Twitter、Instagram、Facebook上的账号

1、“对症下药”,频繁邀请韩国K-pop女团造势。

印尼市场、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都对韩国明星、K-pop、韩流文化情有独钟,Shopee选择“对症下药”。

官方数据表明,9.9大促期间,平台消费者观看Shopee Live总时长增加了3倍,且通过直播售出的商品数增加了2.5倍。

GFriend在9.9活动舞台上表演

2、在1秒内吸引消费者,社交媒体完成购买动作。

Shopee在社交媒体账号也是铺设了中国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账号。Instagram有专门的购物界面“shop”,点击进去后可以看到各个产品图片,这一设置对用户来说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商品,对卖家来说需要拍摄吸引眼球的照片,一下子抓住消费者眼球,才能促使用户进一步点击、咨询、购买。

“在Instagram上就能看到商品信息,联系到卖家,对我来说是很方便的事情。”海外消费者moli表示。

Instagram“Shop”界面

3、Shopee应用内游戏矩阵,与用户互动,为商家引流。

东南亚消费者在购物时十分注重互动和交流,对此,Shopee在APP应用内推出Shopee Catch、Shopee Shake、Shopee Quiz、Shopee Throw等一系列互动游戏,让用户边买边玩。

特别是最近火爆的东南亚种树小游戏 Shopee Farm,在9.9大促期间,东南亚消费者邀请好友为游戏内的“折扣树”浇水2.5亿次,每颗“折扣树”都能结出各种“优惠果实”,供消费者购物时使用,与国内淘宝的“金币庄园”类似。

4、有针对性地对7个站点,推出不同营销活动

“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Shopee习惯采取不同对策。”Shopee跨境业务的总经理刘江宏表示。比如:

·马来西亚消费者对价格和折扣敏感,就推出低价免运费的“Shocking Sale”的每日促销活动;

·在印尼市场,打造专属购物节、明星营销,签约韩国女团BlinkPink作为印尼区域代言人;

·针对整个东南亚市场对足球运动的热爱,邀请足球巨星C罗担任全球代言人;……

2020年Q2 Shopee、Tokopedia流量

据iPrice数据显示,2020年Q1、Q2季度,Shopee在印尼的月均访问量超过9300万人次,AppStore和PlayStore下载量排名均为第一,远远超过Tokopedia;而Lazada始终在第3、4位徘徊。

不得不说,在流量赛道里,Shopee流淌着腾讯的基因。

Shopee与Lazada、Tokopedia,实质上是腾讯与阿里在海外市场的“竞争”。

阿里巴巴对Tokopedia进行融资,用于突破电商领域,进军机票、保险等新市场;同时对Lazada投资持股比例也达到了83%,Lazada不断被改造,向阿里靠拢。不难看出,阿里巴巴投资的东南亚电商平台,多少都在复制着它的商业逻辑:打通电商业务的基础设施,实现赋能。

举个例子,Tokopedia在获得融资后,先后收购在线婚礼市场运营商Bridestory、投资当地物流公司SiCepat、与印尼财政部合作进行在线纳税,基本是对标阿里巴巴平台,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基础架构形成“超级生态系统”。

Shopee则背靠腾讯与母公司Sea,呈现出“流量变现”和“本土化”和这两大特点。

当初,腾讯投资了Shopee后,表示不会参与经营业务,这给了Shopee很大的自由空间。随后,Shopee在社交媒体运营、游戏、内容、网红营销上吸引眼球,寻求变现,特别是利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海外社交媒体的流量进行曝光、变现,这与腾讯的“流量性格”相呼应,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神经浪游者》作者威廉·吉布森曾说过:“未来已来,只是分布得不太均匀。”东南亚电商市场也是如此。

Shopee凭借高度本土化成为东南亚电商市场领航者,也是腾讯在海外对决阿里的一次阶段性胜利。接下来,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也会加大马力,谁也无法预料之后的发展,我们下次再来一一解说。

———— e n d————

长按添加好友,加入跨境观察交流群,获取行业数据分析报告

如何看待2020年Shopee在东南亚已经全面超越Lazada

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国内国外的电商新型运营模式很多其实都是阿里系先搞起来的,但过不了多久以后它总是会被竞争对手所威胁。我们来看看国内,淘宝在过去十年掀起电商潮流以后跟风模仿者不计其数但很多早已消逝于历史云烟中,这得益于淘宝开创早红利吃得早。然后阿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各个领域开始不断实施自己的崭新计划和蓝图,从小到身边的外卖影视娱乐大到金融保险几乎每一个我们生活中所熟知的领域都有阿里的影子,可以说过去十年阿里改变了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

而东南亚这一块发展前景广阔的土地自然逃不过马云的双眼,2016年在国内京东拼多多合力绞杀天猫淘宝时,马云在东南亚投资控股了半死不活的Lazada。有了阿里的资金投入Lazada瞬间焕然一新而马云也如愿地将其上线了淘宝精选项目,将淘宝好的货铺上lazada平台。而Lazada也的确没有辜负马云的期望连续几年在东南亚独领风骚也使得阿里又走出了一条路。

时间来到2020年在国内前有京东的电子化专业,后有拼多多的亲民,特别是拼多多虽然也有负面新闻但其营业额直逼淘宝,特别是相对淘宝的近乎满额的情况更多的投资者愿意去拼多多逆转之势初显。而在外卖饿了么也是渐渐地从与美团共分天下变得压不住对方。而在影视方面腾讯更是将阿里旗下的优酷土豆狂甩几条街。而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腾讯的野心很明显不仅仅如此这就要说到今天我们的另一个主角能在电商领域击败阿里的shopee,我们国内人也亲切的称呼其为虾皮。

何谓虾皮,虾皮平台是东南亚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电商平台,成立于2015年。虾皮平台的母公司是东南亚互联网企业Sea,该企业创立于2009年,于2016年获得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领投这些都不是特别重要,而后面这个腾讯追投(腾讯几年前领投了A轮)的1.7亿美金D轮融资才是真正的重点。除了电商业务和主营的游戏业务外,Sea还拥有类似阿里巴巴支付宝的支付业务-Airpay以及类似腾讯微信的社交业务Beetalk,从业务上看类似“东南亚版”的腾讯,没错虾皮仅仅是腾讯的一环而已。Shopee目前覆盖9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马来西亚、台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新开的巴西和墨西哥两个站点我们可以看到虾皮不满足于仅限东南亚更加广阔的拉美市场是他们下一步的重点,同时在中国香港、深圳和上海地区设立办公室。这也可以认为是腾讯系在国外跨境电商对阿里的一次重创双方的舞台已经是更加广阔的世界。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阿里控制中国市场甚至海外市场近十年后它的竞争对手纷纷开始发力了,而反观阿里系制度僵化,反应迟缓,不接地气特别是喜欢空降高层到原公司非常容易导致派系之争,公司内部忙于争斗不休又有谁还会去在乎市场的变化呢。而空降的人员却是要面对语言文化不通的囧况,但在没有重大变故和强有力竞争对手出现的情况下凭借阿里的资金优势和东南亚本身的市场需求问题还不是特别大。但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彻底打破了平衡我们也可以看到虾皮超越Lazada正是去年。疫情之下人心惶惶许多人面临着裁员和生存的压力在这一基础上更多人会尝试利用自己的资源去搞个副业前面说过东南亚的电商市场在阿里这几年的带动下已大有燎原之势,疫情的出现无疑是推波助澜。而虾皮相比于Lazada其优势个人来看主要有三。

历史往往告诉我们抓住机遇很重要,但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因此在抓住机遇以后如何去合理有效利用手上的资源便是重中之重。阿里Lazada在未来还会是东南亚一霸这点不会改变,而虾皮的出现也是给更多人一个选择的权利。无论什么环境多一个选择总比单一选择要好,而虾皮的发展需要一个时间,它就胜在年轻未来有着更多可能。总之未来在东南亚这两个平台的对决我个人来看才刚刚拉开序幕。无论选择哪个平台你都要有比别人用心的程度要高、时间要多。

电商平台Shopee和Lazada为什么必须要铺货

在很多人眼中,似乎做好精品就等于:钱多、事少、发货快。而铺货就是:钱少、事多、发货慢。

产品那么多,每次发货都要在一堆产品中去寻找那几个正确产品,我有时在我们仓库一看,咦,我们连这玩意都有卖?

咱先不说去评判这两种说法对不对,但有一点大多数人应该同意的,就是觉得铺货是件特别Low的事。

不过很遗憾告诉各位,做SHOPEE必须要铺货。如果你不是什么大品牌商,或特殊产品的话,现在这个阶段铺货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我就来聊聊为什么现阶段shopee必须要铺货,铺货方式的选择以及如何铺货

1、站点分散,部分国家人口较少

当我们说东南亚时,我们指的是新马泰印菲越6个国家。它们合在一起有6亿多人口,但如果我们拆开来看,有些国家只有几百万或几千万的人口。比如新加坡、马来和泰国,人口稍微多点的是印菲越。

而且要提醒大家一点是:国家人口,不等于平台用户。大家想想新加坡500多万人中,可能有多少是平台用户,而这些用户中,又有多大概率会看到你的产品并购买?

所以人口基数不大的情况下,如果你只卖,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那很快就无法增长了。因为市场对于你这类产品的需求是有限的,人口越少,限额越小。

2、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利润放低,增加频次

东南亚时发展中国家,不是欧美的发达国家,目前除了新加坡和马来之外,相较于中国,还要稍微再穷一点。这种情况下决定了我们的利润无法太高,有的朋友阿里巴巴10块的东西,在亚马逊上10美金照样可以卖,但在东南亚,你想都别想。

那么在利润比较低的情况下,我们就只能说通过薄利多销,那么最好操作的手段,就是增加多一些产品。通过产品间的搭配,具体可以查看Shopee和Lazada为什么必须要铺货?

提高利润率,如果你店铺产品太少,就可能发生客户想搭配点其他凑单,拼免邮都找不到合适产品的情况,

3、Shopee官方鼓励铺货

很多跨境平台,基本都会有新品流量扶持的政策,shopee更是。

由于虾皮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平台,正需要海量的产品来丰富平台的SKU,所以目前shopee是鼓励铺货的,只要你能保持每天上新,就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流量。

什么是铺货?

这个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我发现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理解的差点也是非常巨大的。比如我发现很多人喜欢把铺货,和杂货铺联系在一起,以为铺货,就必须乱七八糟地上很多不同类目的产品。

shopee和lazada的区别
  
lazada是怎么被shopee反超的
  
图文推荐